雷火电竞(中国)平台网站

雷火电竞

咨询热线

13298323885

Classification

雷火动态

13298323885
传真:13298323885
手机:13298323885
邮箱:admin@niukid.cn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25号院2号楼18层1807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雷火动态 > 雷火新闻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

发布时间:2024-03-01 08:48:10 丨 浏览次数:698

  非洲,一块充满希望的大陆,农业是很多非洲国家的主要产业;中国农业大学,一所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,为人民的饱暖和安康持续作出贡献。长期以来,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,我校积极参与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从科特迪瓦到肯尼亚,从赞比亚到坦桑尼亚,与我校有实质流与合作的非洲国家面积覆盖了非洲90%以上的陆地。承担中国政府为非洲安排的技术培训项目、培养非洲留学生、“小技术大丰收”中坦农业合作项目……多年以来,我校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、内容广泛的交流与合作。现在,党委宣传部联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、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等部门、学院,对我校中非合作的成果进行梳理,以飨师生。

  11月23日,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的微博上转载了一篇题为《非洲烙饼与重庆火锅 被种玉米改变的年轻人》的报道,这篇报道里讲述了6位中国和非洲学生因“小技术大丰收”中坦农业合作项目发生的故事,也让这个项目被更多的人知晓。

  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专业2019级博士生李嘉毓是赵立坚转发报道中的主人公之一,赵立坚的转发让她非常惊喜,“很荣幸我们在非洲的项目能够得到外交部相关部门的认可,非洲经历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,也为我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。”

  李嘉毓的导师是我校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,也正是他拉开了“小技术大丰收”项目的序幕。

  2010年,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李小云走访“坦桑尼亚南部粮食走廊建设”的可研论证工作时发现,作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产量却非常低,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,这相对于同期华北平原动辄亩产800斤以上的中国,差距无疑非常巨大。

 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?李小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,是土地贫瘠吗,似乎并不是这样。经过调研,李小云发现了问题所在,“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种植密度不够,1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。在中国,密植的玉米,1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。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,但是在坦桑尼亚,没有农民懂得。”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(图1)

  发现了问题,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了。在李小云团队去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之前,很多国家都曾经对非洲进行援助,但是缺乏引进当地实用的技术。李小云表示,以前的援助者提供很多超越非洲发展情况的方案,比如灌溉农业、机械化农场等。坦桑尼亚严重资本缺乏,小农户极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。就算能买得起,也用不起,承担不了高昂的能源、维护等成本,还有道路条件不足造成的损耗。这些都造成了之前推广的技术水土不服。

  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提出了“平行经验”的概念,“就是考虑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,采用那些最简易、最朴素、最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技术。”

  为了寻找非洲用得上的平行经验,雷火电竞官方网站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深入村庄搞调研,他们选中了坦桑尼亚东部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。

  经过调研,李小云团队发现了中国上世纪的技术恰恰是相对好用的技术,“在过去,我们长期有过和非洲国家类似的阶段。在农业生产劳动密集的时代,我们通过合理密植、有机肥、间作、轮作等许多技术维持了我们的生计。我们在非洲推广这些经验,对他们来说,是现阶段具备可操作性的增产技术”,李小云说。

  李小云团队设计了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方案,这套方案考虑到农户普遍没钱购买化肥,设计了以合理密植、间苗、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,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。因为没有灌溉,化肥的利用率很低,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劳动密集,不要过多地外部资金,从而实现玉米在低水平基础上的提升。这也是李小云团队首次到海外开展行动性的项目,让中国的农业发展方案在海外得到应用,探索中国发展方案在国外落地生根,也是团队去坦桑尼亚的初衷。

  方案设计好了,周圣坤老师指导制作了“播种绳”,让当地农民可以直观掌握播种间距问题。“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条彩带,用以标记播种的点。我们在田地里插上了木桩,播种时,把‘播种绳’两头绑在木桩上,农户们按照绳子上彩带的位置进行播种,这样就确定了精准株距。行距则通过摆放在垂直于‘播种绳’的一根长75厘米的木棍确定。一行播种完成后,农户们将木桩移到地上木棍的另一端,如此往复。”现任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(以下简称“全球学院”)执行院长的武晋教授曾多次在田地里,拽上绳子,手把手地教农户“播种绳”的正确使用方法,谈起绳子的使用方法,武晋如数家珍。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(图2)

  1袋是坦桑尼亚农村特有的农作物产量计量单位,在过去,当地1英亩玉米只能收获3-4袋,但是在采用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第一年,示范户的产量就有12袋之多,李小云团队推广的技术在当地获得了成功。

  从佩雅佩雅村开始,玉米密植增产这个小技术在莫罗戈罗省的乡村逐渐推广开来,目前已经有10个村的1000多户农民用上了这个技术,据莫罗戈罗省省级行政秘书埃曼努埃尔·卡洛贝洛介绍,玉米增产项目已经在当地取得很大成就:一是使更多农户开始使用改良的种子;二是加强了农业推广员与农户之间的沟通联系;三是促进当地苏科因农业大学的技术推广服务质量;四是为当地政府、高校人员去中国参观学习提供了机会。

  法图玛·穆卡姆巴在佩雅佩雅村生活了大半辈子,52岁的他还清楚地记得李小云团队十年前来村里的情景,他发现来村里的中国专家很不同,他们异常关注村民们生活的细节,问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况,最爱做的是下地观察玉米的长势。莫罗戈罗省前副省长的慕康果告诉记者,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学者,像中国学者这样,频繁进入普通的农家,进入一块块农田。

 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李小云团队看起来非常寻常,从2011年开始,李小云就带着我校的老师们频繁出现在坦桑尼亚的田间地头。“很多西方援助国在当地都会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场所。所以对于初来乍到就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,还总往田间地头跑的我们,农户们其实是充满好奇的。在中国人思维里,深入一线、言传身教是身为老师应尽的责任”,全球学院唐丽霞教授曾多次去坦桑尼亚工作,深入一线更是家常便饭。雷火电竞官方网站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(图3)

  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实践的同时,李小云团队还组织了大量走访调研。现任全球学院院长的徐秀丽教授2013年第一次到访坦桑尼亚的一个月时间里,撰写了300多页的调研笔记。那段日子里,她的作息像时钟一样规律:早上六七点起床,走村串户,和农户们聊天,做访谈,晚上吃过饭,就把自己关在房间,将白天的场景复制出来,形成笔记。这是徐秀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国外调研,也是最难忘的一次。

  局面的打开不止限于老师们调研的付出,因为在古老的非洲大地,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,人们传统上形成的种植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。“从来没见过那样种玉米的,太复杂,也太辛苦了,投入的劳动,要多出来很多,但收益如何,尚未可知”,和很多村民一样,穆卡姆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技术。

  在佩雅佩雅村推广技术的第一年,只有一位叫沙玛的执行官员表示愿意试一试。但前提条件是,不能在他自家的地里试种,而是在村里一块很小的公用土地里种植。

  勘查土壤状态,挑选相对优质的种子,合理的株距行距种植、定期锄草和浇水……在按照中国技术辛苦耕作了一季后,沙玛惊喜地发现当年产量就提高了整整一倍。也是从那时开始,中国技术真的可以增产在佩雅佩雅村逐渐传开,尝试的人越来越多。

  为了帮助当地公共设施建设,李小云团队帮助佩雅佩雅村平整了村里的公路,建起了村公所,村民头一次有了议事办公的地方。

  在武晋看来,修村公所和教农民种地并不是工作最难的,最难的是中非思维文化的差异。“我们修路,建村公所的时候,当地人认为这是中国人要做的项目,并不是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。一下建好,这对于中国援外项目来说是更容易做到的事。但是,我们更希望强调的是做好示范启发他们的内生动力”,武晋说。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(图4)

  在这方面,中国智慧和经验发挥着作用,李小云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坦桑尼亚方的主动性,让当地人能成为主导力量,也就是发挥了中国扶贫中常见的变输血为造血的方式。

  在佩雅佩雅村,老师们试图在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时,让当地农民也参与其中,侧重传授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避免过多的资本介入,也侧重带动当地政府人员主动来做这些工作。

  当地人主动介入在村公所中就可以看出,团队参与创建的第一个村公所还是黄墙红顶的中式风格,从第二个村子瓦辛巴村开始,当地村公所就非常具有当地特色了,因为从外观设计到颜色搭配大多出自当地村民之手。

  “这意味着,我们的项目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。从这一阶段开始,我们刻意退后一步,让当地政府主导主动去做。”武晋说,第一阶段主要还是靠中国专家的引导,第二阶段时,他们开始注重当地政府的能力建设。

  一方面,李小云团队邀请上级官员多次访问项目点,给村里的政府官员以执行的动力;另一方面,他们或在当地开展培训活动,或是邀请官员来到中国参观学习,实地观摩中国基层干部是如何“包村包户”的。李小云将其称之为“技术性经验示范”之外的“制度性经验示范”。

  目前,“小技术大丰收”项目在坦桑尼亚已经拓展到10个村庄,累计培训超过一千户农民。团队还积极聘请当地人担任农技推广员,以把中国的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当地农民,目前,这样的农技推广员数量已经达到了41人,累计覆盖人口超过2000人。为了鼓励农技推广员,2021年初,莫罗戈罗省政府和中国学者一起,举办了奖励农技推广官的活动,奖品是摩托车,鲁维耶马穆也是获奖者之一,这也让他的干劲更足了。

  不仅仅向非洲推介中国的农业技术,同时也为中国师生提供田野调查的实践机会,供学生成长是“小技术大丰收”项目的特点之一。2013年以来,人文与发展学院已经派出6届农村区域发展(国际发展方向)本科生,去坦桑尼亚海外实习基地实习,疫情前平均一年一次。

  从本科就在人发学院就读的李嘉毓从2015年开始已经去过4次非洲了,第一次去还是本科刚毕业,如今她的博士毕业论文选题,仍是围绕坦桑尼亚的农业发展。“非洲是多样的、丰富的,每一座城市和村庄,都不一样。”

  李嘉毓曾经访问过瓦辛巴村,这是10个中坦两国合作支持的村级减贫示范项目所在地之一。在那里,李嘉毓通过观察和访谈村民、官员发现,已经有村民引入了控制作物间距、犁地、锄草、培土等中国农业生产技术,示范户的玉米单位产量比以前高了2.5倍。

  但发现成绩的同时,李嘉毓也发现了问题,“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使用高产的技术,怎样让当地的村民们愿意也能够使用更好的农业技术呢?”访谈以外,李嘉毓还研究支撑该区域农业运转的制度体系,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,而这些只是诸多来自学生们的调研与思考。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(图5)

  “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,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成长,更加具有全球视角”,徐秀丽表示同学们在非洲的调研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,“有很多同学就是通过调研走上了研究中非合作的科研之路,还有同学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,而随后的反馈也表明,我们的同学由于有坦桑尼亚的经验,同等条件下比其他人更能胜任相关工作。”

  非洲的调研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工作,还有跨文化的交流。李嘉毓在去非洲前担心当地人和自己不一样,但实际接触下来让她打消了顾虑,“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听来蛮宏大的,但实际上个体之间的朋友式交往,是更有温度更真实的体验。”她甚至喜欢上了当地一种名为“Chapati”的饼,“有点像中国的烙饼,但味道又不一样。有非洲当地朋友知道我喜欢吃这个,会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,给我做好多。”

  李嘉毓还交到了一位非洲朋友克瑞斯。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克瑞斯曾在重庆留学,这也让他在回到非洲后特别怀念重庆火锅的辣味,更怀念中国朋友们,“当年下苦功夫学中文,是希望能和中国人建立商业合作关系,没想到认识了许多非常要好的中国年轻人。”

  今年克瑞斯在非洲结婚,李嘉毓按照中国习俗给他随了份子,这让克里斯非常高兴,“他收了份子后,还说以后会在我结婚的时候,也要给我随份子”,李嘉毓笑着说。

  李小云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,党委书记姜沛民、校长孙其信都曾访问坦桑尼亚,与当地官员、学者和村民交流,对团队工作进行指导。

  不仅是学校领导,李小云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,成果多次入选联合国和国家减贫优秀案例库。2019年比尔·盖茨也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邀请李小云发表文章,介绍团队工作。

 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,李小云团队扎根非洲的故事仍然在继续着。谈起十年工作的收获,李小云认为不仅是非洲当地收获了增产的技术,“其实这些合作项目和活动,给我们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。我们学习到了新的作物种植系统,学习到了非洲人如何和缺水、缺化肥、缺钱做斗争,尤其是他们食物的多样性,如何更多地获取植物蛋白等等。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更好地从全球视角、非洲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。非洲人是我们全球化的老师,在相互交流中,我们会接受不同的意见反馈。”

  谈起未来,李嘉毓表示:“中非友谊源远流长,我们青年一代应该保持并延续这份珍贵的友谊,增进理解,友好交流,让中非友谊之树长青。”

雷火电竞中非合作 在非洲种玉米的故事——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非洲十周年纪实(图6)

  与此同时,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,适合播种的季节即将到来,李小云团队的师生们和非洲朋友们又要为新一年的丰收忙碌,用于团队和非洲合作伙伴交流的跨国微信工作群“Do it”也将更加热闹。

Copyright © 2021-2023 雷火电竞(中国)平台网站 版权所有
电 话:13298323885    手 机:13298323885   传 真:13298323885    E-mail:admin@niukid.cn
地 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25号院2号楼18层1807号
豫ICP备2021004807号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

免费咨询 投诉建议